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银行

旗下栏目: 滚动 股票 理财 银行 基金 保险 新股 人物

监管牵头提示提醒“沉睡账户”!多家银行已启动清理

来源:和讯银行蓝雨 作者:复兴网财经 发布时间:2023-10-13
摘要: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做好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实事。金融监管总局指出,“沉睡账户”关

  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做好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实事。

  金融监管总局指出,“沉睡账户”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本次“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自2023年10月起,持续1年,由各银行机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进行提醒和通知。通过“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银行账户开立情况,及时查看、使用或注销冗余账户,唤醒沉睡的“钱袋子”,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银行已开始清理“沉眠账户”

  实际上“沉睡账户”的问题存在已久。此前监管层曾多次发布过相关文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整顿睡眠卡。近期,多家银行已经陆续着手对此类账户进行清理。

  9月,交通银行发布开展睡眠借记卡清理工作公告称,自10月7日起,该行将对已满足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动账交易(包括但不限于存取款、转账、消费、缴费等),账户余额为0元,且未开通任何业务功能的个人借记卡进行销卡处理,销卡后将无法再恢复使用。

  郑州银行(002936)也发布关于调整清理范围的公告,表示今年10月26日起该行将个人长期不动户清理范围调整为“连续一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余额10元及以下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包含I类、II类和III类户,金卡、白金卡、社会保障卡除外)。

  6月,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于7月起陆续对个人长期不动的存折账户开展排查清理工作。具体来看,活期存折若同时满足以下三种情况,将被列入排查清理范围。一是截至2022年12月末,五年以上(含五年)没有交易;二是存款余额为零;三是没有其他关联业务。

  渤海银行此前宣布,将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对个人长期不动户的转入频率进行调整,由原每半年转入一次调整为每季度转入一次,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1日,账户连续三年(含)以上未发生非结息交易,账户余额在人民币10元(含)以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将添加“不动户”标志,添加“不动户”标志后,账户属性将置为“不收不付”状态。

  除了上述银行之外,今年还有广发银行、抚顺银行、营口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也纷纷宣布对“沉睡账户”或“超量账户”进行清理。不过,各家银行对睡眠卡或个人长期不动户的账户余额及认定期限的规定有所差异。多数银行将近三年未发生交易、活期余额为0元的视为睡眠卡或个人长期不动户纳入清理范围。

  缘何清理“沉睡账户”?

  近期,以“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在全国开展。“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是金融监管总局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期间开展的“为民办实事”专项行动之一。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 以此次提醒提示专项工作为契机,进而推动银行业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优化账户管理相关措施,提升账户查询、提取、注销等服务的便利性,不断增强银行业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沉睡账户”主要是指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

  谈及“沉睡账户”形成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银行账户数量持续增长,“沉睡账户”跟着水涨船高是必然。人民银行披露的2023年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6.21亿张,环比增长0.5%,人均持有银行卡6.81张。

  对于清理“沉睡账户”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根据公安部此前的通报,由于银行账户服务是所有金融服务的基础,不法分子便盯上了这一领域,采用租借、买卖等手段获取大量银行账户,从事跨境赌博、洗钱、电信诈骗等非法行为。二是便于银行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沉睡账户”,银行可以更好地管理银行卡资源和节约成本,避免闲置资金资源的浪费,通过注销睡眠状态的银行卡,也可以提高银行运营效率。

复兴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复兴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复兴网财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