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四川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夏季防疫不松懈 这些“网红”口罩要不得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复兴网四川 发布时间:2022-07-20
摘要:日前,成都发生新冠本土疫情。专家解读,本轮成都疫情的最初几例患者测序发现这次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2.12.1。这个变异株最早在美国发现。据研究显示,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BA.2.12.1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安全防疫第一步,选对口罩是关键。但目前市面上

日前,成都发生新冠本土疫情。专家解读,本轮成都疫情的最初几例患者测序发现这次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2.12.1。这个变异株最早在美国发现。据研究显示,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BA.2.12.1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安全防疫第一步,选对口罩是关键。但目前市面上,个性十足的印花口罩、高颜值的莫兰迪色口罩、明星同款的黑色显瘦“3D”口罩等令人眼花缭乱。特别在炎炎夏日里,防晒冰丝口罩也人气暴涨。它们中,哪些口罩有防护作用?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快来了解。

了个寂寞”:防晒冰丝口罩等

冰丝口罩(图源 千库网)

冰丝类口罩质地轻薄,在夏天到紫外线非常强烈的地方佩戴可以起到一部分防晒效果。市面上售卖的冰丝类防晒口罩,或者明星出街佩戴的黑色棉质口罩都属于防晒及保暖类口罩。

但这两种口罩材料的孔隙率较大,很多防晒口罩还会在鼻子处留出呼吸的口子,那可真是“防了个寂寞”。

华而不实型:印花口罩等

印花口罩(图源 视觉中国)

印花口罩、莫兰迪色口罩、“腮红”口罩等“高颜值”口罩的外形和医用外科口罩比较相像,但它们对于病毒的防御能力不够,可能会造成防御疏漏。

这类印花染色品种比较多的口罩往往用彩色油墨印刷,如果固色效果不好,彩色油墨可能会刺激面部皮肤,造成过敏。

市面上还有一些带有清新气味的“香氛口罩”、“茶香口罩”,对于鼻炎患者、呼吸道问题人群、儿童,更是不能轻易佩戴。

佩戴有防护作用的口罩,你要选它们

N95系列口罩(图源 视觉中国)

1.N95类口罩

N95系列口罩(N99、95、90)的防护能力最强,但透气性相对较差,长期使用易缺氧,适合防疫要求较高的健康人群佩戴。

医用N95口罩在微粒的阻挡能力基础上增加了疏水层,可以防止液体喷溅,更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

2.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同样有过滤层和疏水层,疏水层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或飞沫喷溅感染。但对于颗粒的防护过滤能力,医用外科口罩比医用N95口罩稍差。

低风险地区的普通人群,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基本可以满足防护需求。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这类口罩一般由无纺布制成,可以阻挡来自外界的分泌物污染,防护能力比医用外科口罩更弱一些。

符合防疫要求的五种口罩的标准码

如果难以选择和辨别,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判断口罩是否达到防疫标准,那就是看口罩包装印刷上面的编码是否符合以下标准:按规定受医疗器械许可监管的医用口罩外包装上会标注产品注册号,编号规则通常为:X械注准+注册年份+264+编号。

1.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是GB19083-2010

2.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是YY0469-2011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YY/T0969-2013

4.日常防护型口罩执行标准是GB/T 32610-2016

5.儿童口罩执行标准是GB/T 38880 -2020

夏季担心闷出“口罩脸”,试试这五招:

1.针对不同场景选择不同口罩。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选择普通的一次性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已经能够达到防护效果,并且这类口罩的透气性更好。接触高危人群可能性较高的人群,需要佩戴防护等级更高的口罩。

2.佩戴前涂抹保湿霜。在佩戴口罩前涂抹保湿乳和保湿凝胶,可以起到一定的润滑、保湿作用,减轻皮肤和口罩的摩擦,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口罩的压力。

3.给皮肤休息的时间。日常生活中,每隔2小时,安排一次“中场休息”,找一个人少通风安全的环境下,可以摘掉口罩,让皮肤“透透气”。这样的“放风”,还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细菌滋生。

4.避免过度清洁。用温和洗面奶或清水,替代强清洁洗面奶洁面,当皮肤问题特别严重时,最好选择清水洁面。皮肤清洁后,可以选择保湿乳液、面霜等。女生长期戴口罩的时候,可以选择淡妆或者尽量不化妆。

5.及时更换口罩。皮肤容易过敏的,可以增加口罩的更换频率。皮肤出现过敏或瘙痒,应及时更换其他材质的口罩或在口罩中垫层纱布隔开皮肤。

综合自央视网、湖南日报、四川新闻网

责任编辑:复兴网四川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2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