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山东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冲击“双一流”的下一个高校,为什么是山农大?

来源:大众新闻 作者:复兴网山东 发布时间:2023-12-26
摘要:山东冲击“双一流”的下一个高校,为什么是山农大?

山东下一个“双一流”,最有希望的是哪一个高校?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召开的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揭开了答案。

12月21日至22日,山东农业大学第十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七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党委书记徐剑波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实现国家一流学科的突破》讲话,向全校教职员工发出了《决战“十四五”、决胜“冲一流”,为全面建设一流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倡议。

倡议书中有一句话引人瞩目:省委省政府决定优先支持、重点支持我校冲击“双一流”,在省属高校中唯一选择支持我校进入2026年国家第三轮“双一流”建设范围。

这段话其来有自。12月16日,学校“冲一流”建设方案论证会在济南召开,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明确表态:省委、省政府将坚定不移、全力支持山东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集中力量为学校冲一流提供坚实的服务和保障。

山东冲击“双一流”的下一个高校,为什么选择了山农大?这需要看一下前两轮的“双一流”名单。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驻址在山东的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42所A类高校。山东大学的数学、化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水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六个专业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22年2月,教育部更新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山东3所高校8个学科入选,分别是山东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水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前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山东入选高校集中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虽然在北方省份中属于“较好”,但和山东在全国的综合实力相比,还是有很多不相称的地方。

山东基础教育发达,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但山东高等教育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教育部官网显示,山东高校数量(156所)排在全国前四位,本科高校数量(70所)更是高居全国第2位,“山多峰少”的情况比较突出。同时,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生产总值长期位居全国前三位,但高等教育一流学科建设相对不足。

鉴于此,2022年11月,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将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方面:提优和扩面。提优,就是在巩固基础上提高,支持数学、海洋科学等8个现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扩面,就是建设更多的一流学科。2022年年底前,确定10个左右优势学科,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确定10个左右潜力学科,打造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后备梯队。

措施指出,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实施科教改革攻坚行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提供了坚强支撑。

这次山东选择山农大率先冲击“双一流”,除了上述背景,有几个引人注目的优势:

山东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省。“全国农业看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0年率先突破并保持在万亿元以上,2022年达1.2万亿元,居全国首位。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4年领跑全国。山东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超过1100亿斤,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蔬菜产量、肉蛋奶总产均居全国第一位,分别约占全国的1/9、1/10;水果产量、水产品总产均居全国第二位,分别约占全国的1/10、1/8,是名副其实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鱼篓子”。

山农大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在全国优势比较突出。山农大的官网显示,学校现有在校生35038人,其中本科生2909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948人。学校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等。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9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0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3项。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李培武,12位国家杰青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40万余人。

山东农业大学负责同志表示,将“勇担使命、竭尽全力、不负众望,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举全校之力做好作物学、园艺学一流学科突破的攻坚克难工作,力争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作物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本科学的两个主要二级学科分别为作物育种学和作物栽培学;园艺学在果树学系、蔬菜学系方面优势突出。这两个学科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日常饮食结构,都意义重大。山农大在这两个学科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都比较突出,像于振文教授是作物栽培学专家,他系统研究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调控小麦衰老进程提高粒重的高产栽培等理论,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院士是果树学专家,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果树根系生物学、果树碳、氮营养有较深入研究,2008年担任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推动山农大冲击“双一流”,对于山东更好地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使山东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更好地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山东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定位日渐清晰,也日益重要。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要求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2023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进一步明确山东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

2023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要求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坚定扛牢农业大省责任,编制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扎实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到202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市、区)达到80%以上。具体发展包括: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全链条发展,积极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面叫响“好品山东”农产品质量品牌,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加快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需要大量优秀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建设一所与山东农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农业大学,是时代的呼唤。

(大众新闻客户端 周学泽)

责任编辑:复兴网山东

上一篇:山东:光伏发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复兴时报社 © 2014-2023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