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民生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娱乐 文化 能源 公益 时尚 健康 图片

云南

旗下栏目: 北京 上海 广东 河北 天津 海南 山西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大理】鹤庆县第一中学: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双推进 民族团结收获“和谐果”

来源:云南网 作者:复兴网云南 发布时间:2021-11-01
摘要:鹤庆一中创建于1926年,其前身为鹤庆县立初级中学、省立鹤庆师范、鹤庆中学。

鹤庆县第一中学: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双推进 供图

  “山川秀丽金沙水长,风清俗美文献名邦。鹤庆一中薪火百年,尊师重教成就梦想,来吧来吧亲爱的朋友,红军精神引领方向……”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第一中学校,耳边回荡着青春昂扬的《鹤庆一中校歌》。歌词中浓缩着鹤庆一中传承久远的两种优秀文化,正是这两种优秀文化,激励着一代代的鹤庆学子奋发有为,踏着先辈的足迹,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鹤庆县第一中学校长段宏江介绍:“鹤庆一中一直秉承优良的红色文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适时开展好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在学生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鹤庆一中创建于1926年,其前身为鹤庆县立初级中学、省立鹤庆师范、鹤庆中学。

  新中国成立前,鹤庆师范是滇西北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培养革命骨干的阵地,是滇西北的民主堡垒。1936年4月,红军长征过鹤庆结下的军民鱼水情成为该县引以为傲的红色文化资源,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已成为大理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鹤庆县是大理州著名的“文献名邦”,曾立有“风清俗美文献名邦坊”,《鹤庆府志》和道光《云南通志》中,对鹤庆风清俗美的民风民俗有“士慕诗书、民务勤俭……文教丕兴、科第不乏、士习雅饰、民风淳朴”等优美的词汇进行描述。鹤庆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历来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鹤庆县第一中学: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双推进 供图

鹤庆县第一中学: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双推进 供图

  这一优良传统,在鹤庆一中校园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鹤庆一中教学楼前,有两排青花石制作的文化长廊,文化长廊被分成几十个区块,每一个长方形的石块上,都被镌刻上了鹤庆各历史时期名人的名言名联,成为学生课间休息时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鹤庆文人孙桐的“融合四海春风暖,莹净千山夜月凉”、教育家王懋程的“乐育英才,百年大计;宏开广厦,多士欢颜”、云南大学教授赵椿的“偶得奇书思苦读,每逢佳士听高谈”……一字字,一句句,让学生走过文化长廊时不忘诵读,在如沐春风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在传承好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同时,鹤庆一中还通过国旗下讲话、教研组研讨、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歌舞晚会、书画展览、运动会等方式,将民族团结相关政策和知识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灵中。2012年,鹤庆一中被云南省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2017年被评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在鹤庆一中的双推进传承,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使学校收获了“和谐果”。2021年,鹤庆一中高考再创佳绩,600分以上31人,其中文科6人,理科25人;全校一本上线人数170人,文科22人、理科148人,一本上线率25%,累计本科上线人数479人,本科上线率70%。

  云南网记者博达杨子双通讯员李镜泷

责任编辑:复兴网云南

最火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中国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中国复兴时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复兴时报社 © 2014-2021 CHINAF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 chinafxnews@163.com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