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网络 • 正文

海外仓WMS的盘点功能设计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复兴网网络

WMS的盘点是指对仓库存储的货物进行清点和核对的过程,只有对货物进行清点,当货物出现异常的时候才会有纠正的机会,下面是笔者整理分享的关于海外仓WMS的盘点功能设计的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看。

一般来说,无论是盘盈了,还是盘亏了,都会称之为“库存差异”,而库存差异了,就需要执行差异的调整。由于实物是具象的,不能凭空出现,也不能凭空消失,所以就只能通过调整系统中记录的数据来保持一致。

如果盘亏了,那么就让系统“出库”一些,扣减一些库存,以使得系统库存和实物库存一致;如果盘盈了,那么就让系统“入库”一些,增加一些库存,以使得系统库存和实物库存一致。

盘点的本质是对实物进行清点,然后和账面数据比对;根据实物清点结果,对账面数据进行调整,达到账实相符。

所以新手如果要做这一块的产品功能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抓住本质来设计,否则很容易走歪路,然后陷入无休止的修修补补中。

例如看竞品,别人有明盘和暗盘,我要不要也这样做呢?别人有动态盘点和静态盘点,我是否也要跟着做一个呢?别人盘点的时候可以Excel导入,那我是不是也要做呢……

这就是我早些年做盘点功能的时候踩的最大的一个坑,一直想把盘点功能做的很全,很完善。结果发现很多功能设计完成之后,压根过不了评审。或者做Demo方案的时候,仓库压根就不认可这么多复杂的操作方式,于是只能被打回去重新思考到底业务的需求是什么,海外仓的特色是什么,盘点功能的边界应该怎么定义。

二、盘点流程

盘点流程图

盘点的主线流程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因为本质就是清点实物,然后调整系统账面数据。所以难点一般会在一些小细节和业务判断上,同时还有海外仓库的操作系统和管理方式。

1. 创建盘点单

创建盘点单的时候我精简了盘点的方式,最后就保留了两种方式:

  1. 按SKU+仓位盘点,系统标记出需要盘点的SKU在哪个库位分别有多少数量;
  2. 按仓位盘点,系统标记出需要盘点的仓位有几种SKU,分别有多少数量;

全部都是明盘,没有考虑暗盘这种方式(各位可以视具体业务而定),这两种方式是仓库盘点最常见的,能满足绝大多数的盘点需求。

把选择权更多地给仓库,想盘点哪个客户的,哪个SKU就盘点哪个,想盘点什么库位就盘点什么库位,一切都由仓库自己来决定。系统要做的就是精准地将位置和信息带出来,然后提供给仓库盘点人员即可。

2. 初盘

上面说到了,盘点的本质就是将实物数据和系统的账面数据进行比对,然后去调整系统的账面数据,以达到账实相符。

如果实物比账面数据多,那么就是「盘盈」,意味着库存调整单是需要增加库存,类似于系统平白无故多「赚」了一些数量。

如果实物比账面数据少,那么就是「盘亏」,意味着库存调整单是需要扣减库存,类似于系统中平白无故「丢失」了一些数量。

而初盘的意思就是第一次盘点,初次盘点。初盘之后还有复盘,甚至还有些仓库会有终盘,就是对复盘之后再盘点。

初盘之后再复盘的原因是考虑到人为清点会有可能点错数的情况,如果一次清点就做了调整,有可能人为误差因素太大。所以会考虑初盘之后,再来一次复盘,以减少初盘一次带来的误差率。

3. 复盘

对初盘结果再次盘点,就称为复盘,也可以叫做二次盘点或者二盘。关于复盘有一个逻辑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复盘,到底还需要盘哪些?

如果我们不做过多的考虑,那么复盘肯定就是对初盘的一次重复动作,也就是说初盘盘了10个SKU,20个仓位,那么复盘也需要盘点10个SKU,20个仓位。

但是从实际的调研和仓库反馈来看,仓库有些时候并不想重复性地对已经确认了数据的内容再次盘点,这样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时又感觉做了很多无用功。但如果只对有差异的内容进行复盘,那么又会发现如果仓库想对一些不太确定的SKU再次盘点,系统却没有办法支持录入复盘数据了,也会挺头痛的。

所以推荐的解决方案是:复盘的时候可以对所有数据进行操作,额外增加了一个筛选按钮,就是「只展示有差异的内容」。 这样的话可以只对有差异的内容进行盘点,而没有差异的内容盘点数据自动默认采用初盘的数据;如果要对全部的内容盘点,系统也留了一个口子,不至于让仓库没有入口录入数据。

4. 确认盘点结果

当复盘之后,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确保实际清点的数量应该是准确的,所以就可以对复盘结果进行确认了。确认之后可以执行盘点差异处理,从而对进行库存调整,增加一条盘盈的流水或者盘亏的流水。

确认盘点结果可以考虑做一个授权功能或者审核功能,尽量确保这个动作的完成是有一定的门槛的,毕竟对系统账面数据进行了调整,所以还是要让操作人员有一定的敬畏心和谨慎感。当然如果可以采用管理的手段来规避这种查错那是最好的,因为系统终究只是工具,如果一味地想要通过工具来约束人其实并不可取,反而容易增加成本,让系统复杂度暴增。

5. 盘点的详细流程

最后我在这里放一个详细版的盘点流程图,其实最早期的版本应该会有更多的功能,随着对业务的把控程度越来越清晰,就做了很多删减。

盘点详细流程图

三、难点与踩坑点

1. 分类和业务分支复杂

前面讲到,盘点有很多种类和方式,如果一味的想要求全,满足所有的功能,那么就会导致分支线会弄的比较复杂。

例如当前我只用了两种盘点方式,但是涉及到初盘,复盘和确定执行与不执行,最后再兼容不同的盘点设备,这一套下来,工作量其实就挺多的。

而且盘点功能其实只是WMS的库存模块的一个小功能,如果一开始采用了太多种类的盘点方式,那么最后可能就会演变成比较复杂的分支。产品设计的方案太复杂,开发成本较高,仓库使用的学习成本也很高。

2. 盘点锁定库存和实际库存

仓库盘点的时候,应不应该停止作业?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结果肯定是:不作业的时候再做盘点会对产品设计要求更少。

当在仓库作业的时候盘点,创建盘点单获取实时数据的时候是一个值,在实际到了库位进行盘点的时候可能又变成了另外一个值。为了避免这种数据的动态增减,我们可以考虑对正在作业中的SKU或者库位做冻结,不允许盘点这一块的数据。

那么什么时候释放这些作业中锁定的库存数据又是一个问题,是下架了就释放还是出库了再释放。如果是下架了就释放,那么如果有订单拦截取消又要返库怎么办?如果是出库了就释放,那么这个单临时不出库,一直放在待发货区不出库,那么短期内就没办法对某些SKU盘点了。

所以盘点怎么处理锁定库存也算是一个难点,一定要考虑清楚系统对库存的锁定和释放的时机,然后结合业务来设计。

我自己的经验是倾向于让仓库盘点的时候不作业,这样的数据是最准确的。我只统计在库位的库存,而不管是否锁定还是冻结,只要不在库位我就不统计,那么前提最好是:仓库已经正常作业完,现在没有入库和出库的操作。

3. 产品边界的问题

上面说了关于盘点的方式和种类有很多,然后盘点库存统计的时机也有很多种方式,盘点需要几次才能确认结果,盘点的时候用PDA还是纸质单还是Excel,盘点能否支持多人同时作业,多设备共同提交……这些都是产品边界的问题,一开始最好做加法,然后慢慢地发掘之后做减法。

产品边界问题不只是在盘点上会遇到,在其他的产品功能设计的时候也会遇到。而我自己就是因为在盘点的时候踩了这个坑,所以我的记忆比较深刻。盘点功能从设计到开发到最后上线,足足比我预估的时间晚了2个迭代,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对产品边界的把控不到位。

有些功能做到一半才感觉好像用处不太大,考虑的太多了;也有一些功能做到一半才发现没考虑周全,例如货品的料区问题,于是又要紧急规划将一些遗漏的点重新补上。

产品边界这个坑,是做盘点功能给我最大的一个教训,也算是一个最大的收获。

4. 盘点单是否要拆分成任务单?

国内一些比较知名的电商WMS,例如富勒,大宝,吉客云等基本上在做盘点功能的时候都会引入一个盘点任务的概念,盘点单和盘点任务之间的实体关系图我画了一个简化后的图来表示。

盘点单和盘点任务单的关系

对于海外仓WMS来说,如果业务单量没有达到较大的值,仓库中的货品种类和货架、库位数量等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级,我都是建议先不要考虑设计“盘点任务单”这个概念,因为对仓库执行层来说稍微重了一些。

实际上我接触的一些小的海外仓,大家在盘点的时候一般都是要么线下各自分任务,张三盘点A区,李四盘点B区,然后分别提交数据汇总在一起,这种方式简单粗暴,效果也还好。

如果引入任务单的概念,那么就需要考虑盘点单中的待盘点明细要怎么拆分为不同的任务单,这些任务怎么分配给操作员,然后任务单的什么时候汇总到盘点单中等,这里涉及的工作量就稍微大了一些。

实际上是否引入任务单,还是要看当前的业务情况和系统情况来决定,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个东西,是我发现很多朋友在做海外仓的时候会受限于国内仓的思维。看到富勒有这个功能,然后就觉得好像自己的仓库也要加上这个功能,于是乎就会看到一些海外仓做得特别复杂,而且又不太高效。

根据我目前对海外仓的理解和认知来看,如果不是那几个特别大的、知名的海外仓公司,其他的海外仓系统功能都不太建议做太复杂,适度才是最好的,而不是全都要。

“所有重要的东西都不是重要的,只有必要的东西才是重要的”。

四、小结

盘点功能是WMS库存模块的一个辅助性功能,辅助仓库调整系统账面库存,以达到账实相符的要求。海外仓的盘点和国内电商仓库的盘点应该也是大同小异,主要区别还是在仓库管理和实际业务的区别。毕竟系统是给人用的,使用的人都不同,那么使用方式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了。

大家总在说B端产品应该更加注重业务,吃透业务,理清逻辑;而C端产品则需要更加关注拉新留存,商业价值,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很多话都是说的,听的千篇一律,却难有,少有万里挑一的触动。

当我回过头去反思自己做WMS的产品设计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业务的理解还是很片面,总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最全面的。而背后的,冰山下的却没怎么去挖掘,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比竞品,去分析同行的设计初衷……

所以,哪怕是看起来简单的8个字:吃透业务,理清逻辑。实际做起来也是需要费一番苦心和光阴,所以B端产品还是应该侧重点在业务。理解了业务,吃透了业务,那么距离一枚优秀的B端产品,就

专栏作家

我叫维他命(Vitamin),微信公众号:PM维他命。前PHPer,做过在线教育类产品,也做过4年多的跨境仓储物流方向的产品,目前是一位外贸SaaS领域的供应链产品经理。主要专注于WMS/OMS/TMS/BMS/ERP等领域,分享供应链相关的产品知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