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时政 • 正文

黑鹳变“常客”、天鹅来“作客”……我国湿地保护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综合

湿地又被誉为“地球之肾”,有净化水源、改善水污染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初见成效。

  “鸟中大熊猫”黑鹳 由“稀客”变“常客”

三门峡黄河湿地地处全球候鸟迁徙中亚—印度迁徙通道上,是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越冬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近年来先后种植了各类水生植物,营造出广阔的湿地浅滩,滋养着众多鸟类在这里栖息越冬。

镜头里这种黑羽红嘴、体态优美的大型候鸟名叫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性濒危物种之一,全球仅有2000多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事务中心科研人员 董睿龙:它对环境比较挑剔,主要栖息在河流、沼泽、草滩等浅水区域。近两年,通过GPS定位技术以及人工调查,发现一年四季都有黑鹳的身影。

根据以往的研究,黑鹳大多数为迁徙鸟类,但在三门峡黄河湿地,黑鹳已由“稀客”变“常客”。而除了黑鹳,白琵鹭、骨顶鸡等珍稀禽类的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事务中心科研人员 董睿龙:近些年白琵鹭在三门峡栖息数量已增至200只以上,栖息地也扩展至两到三个点。

从2014年至今,三门峡相关单位已为500多只候鸟进行了环志,其中有300多只同时佩戴卫星跟踪器。根据环志情况来看,每年候鸟的物种种类、数量都在持续增加。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事务中心副主任 张艺凡:在三门峡黄河湿地范围内,栖息的野生鸟类从20年前的175种增加到现在的315种,包括白头鹤、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等1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持续迎来越冬天鹅 候鸟互结“朋友圈”

生态环境不断向好,鸟类的种类、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眼下正是候鸟迁徙的时候,随着气温下降,从10月底以来,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迎来大批前来栖息越冬的白天鹅。

鸟类专家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发现,两年前进行环志的两只大天鹅竟然配对结偶,今年还带了3只天鹅宝宝回到了恋爱地。

进入11月中下旬,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越冬天鹅以每天300只的速度不断增加。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三门峡天鹅湖鸟类环志站站长 高如意:2021年3月15日我们进行繁殖的时候,给两只大天鹅佩戴上了颈环,编号016、021。非常惊喜的是它们竟然配对了,今年还带了3只天鹅宝宝回来了,这非常非常罕见。

2019年以来,三门峡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推动18条黄河一级支流治理、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万亩矿山生态修复、亿吨泥沙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全面筑牢“水清、滩净、岸美、山绿、河畅”的黄河中游生态安全屏障。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蓝天碧水绿荫,铺展在黄河岸边。

据观测,今年前来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越冬的天鹅将达到2万只,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候鸟,和它结伴而至,在这里结成了“鸡鸭鹅”朋友圈。

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宣教科科长 韩铁艳:各种候鸟它们具有互补性,你比如说红头潜鸭,它喜欢生活在有一定水位的地方,而天鹅喜欢生活在浅滩部分,这就是环境上的互补。而这个骨顶鸡,跟天鹅有食物上的互补,那天鹅吃剩下的东西,骨顶鸡可以捡着就吃了。

  服务规范并重 推动观鸟经济健康发展

每年初冬到来年早春,伴随着天鹅等大批候鸟来到三门峡的,还有来自各地的观鸟游客。

为了推动生态保护有规可循,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门峡市一方面加强对观鸟游客的细节服务,另一方面注重对野生鸟类保护的宣传教育,推动观鸟经济健康发展。

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今年“天鹅回归季”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每天景区的游客人数能达到两万多人次。为了引导游客有序参观,当地林业局、文旅局等部门纷纷推出了各项举措。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事务中心副主任 张艺凡:白天鹅栖息地也有所增加,由之前的四处增加到现在的九处,为社会公众、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观赏点。

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宣传科长 韩铁艳:咱们能看到这个栈道上还悬挂了很多科普的图片,其次咱们公园还设置了很多的云地图,你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知道你现在要往什么地方去参观,这个地方旅游的精华在哪。

今年9月,三门峡市还开通了看白天鹅免费公交接驳号,可以将游客直接送至湿地公园。

随着观鸟季游客的大量涌入,三门峡市格外注重对野生鸟类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发展观鸟经济的同时引导游客爱鸟护鸟,推动生态保护有规可循。

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卫科科长 康国峰:平常巡护当中会提醒游客不乱丢垃圾、不大声喧哗、禁止航拍,爱护鸟类,文明观赏。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