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戏剧 • 正文

话剧芬芳一座城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复兴网江西

□本报记者 万芸芸

南昌市东湖区子固路136号,这座上了年纪的小院仿佛一位隐士,却又有着强大的磁场。常常,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拨拨话剧爱好者就开始往这里赶。《八一风暴》《古井巷》《生如夏花》《支部建在连上》……一部部精品力作,吸引了万千观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金狮奖、国际戏剧学院奖……一项项荣誉,见证了这个小小院落的奋斗和荣光。而这里,就是江西省话剧团。

眷恋着,一个文艺院团的乡土情结

作品是文艺院团的立业之本,最能体现一个院团的生命力。

今年是省话剧团成立的第70个年头。时光荏苒,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省话剧团建团后创作的第一个“爆款”《八一风暴》,讲述的便是发生在英雄城的烽火故事八一起义。这是全国第一部以革命领袖人物为主角,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话剧,影响深远。《八一风暴》曾作为国庆献礼剧目,在20年间,两度进京演出。剧组人员还得到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该剧在上海连演30场,场场爆满,最后还临时加演10场。后来,这部话剧还被改编成电影《南昌起义》风靡全国。

“江西是文化大省,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把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这是我们团的追求和使命,一直都是。”如省话剧团团长熊磊所言,从1952年建团至今,擦亮江西最鲜艳的那一抹红,成了他们刻进骨髓的坚守:话剧《方志敏》《安源风雷》、情景诗画剧《可爱的中国》……其中,《生如夏花》别出心裁,把焦点对准了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俘后在狱中的心理变化,从纠结、矛盾到接受失败,坚定信念,找回自我,慷慨就义,一个鲜活的革命者形象树立在观众眼前。该剧获第14届“文华剧目奖”、第9届中国话剧“金狮剧目奖”。

赣鄱大地,往哲先贤灿若星辰,点亮了历史的天空;百年话剧,舞台营造与表演体系无不彰显时代审美。二者邂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省话剧团的一系列作品会给出答案:《阳明三夜》《福兮祸兮》……其中,《遥远的乡土》是一封写给乡土的情书,主创皆为江西老表,剧中的天宝墨庄、永修样式雷、浒湾刻书、赣县王太夫人祠等元素无不有着浓厚的“江西味道”,它三度进京演出,一次次让首都观众感动于江西文化的美好、江西人的美好。反映八大山人生平的话剧《哭之笑之》,同为赣版话剧的骄傲,创造了我省戏剧的多个“首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后,再获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在有着国际戏剧界“奥斯卡”美誉的“国际戏剧学院奖”颁奖盛典中,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部剧作中脱颖而出,斩获优秀剧目奖,八大山人扮演者林翰获最佳主角奖。

除了深挖江西红色、古色题材,省话剧团还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推出了一大批现实题材话剧:话剧《古井巷》生活气息浓厚,成功塑造了一个小巷民警的感人形象,荣获中宣部第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9届“文华新剧目奖”;让人在畅快的大笑中有思有悟的小剧场剧目《窗床闯创》呈现了当下青少年渴望沟通和关爱的现状,获第5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展演优秀剧目奖;实验剧《零下十三度》大胆尝试“蒙太奇手法”“剧中角色互换”“人偶”等手法,4名演员演绎20多个角色,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吸吮地方文化营养,把土产做成特产,让话剧成为文化的信使,是省话剧团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也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据统计,省话剧团建团以来共创排了近200个剧目。而在中国话剧协会公布的全国101家院团排名中,省话剧团综合实力排名前20。

飞扬着,一群追梦人的青春勋章

对戏剧界来说,2020年是十分艰难的一年,受疫情影响,演艺市场遭受重创。

其间,省话剧团将支部建在剧组,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化危为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创排4部新作,共完成演出186场次,观众人次近5万人。其中,革命历史题材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创造了短短180天演出100场、观剧人数近3万人的舞台奇迹,这让尚在蛰伏的中国话剧界感到惊喜、振奋,为之中国话剧协会还专门发来表彰。之后,该剧又被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展演作品,成为江西唯一一部进京演出作品。抗疫题材话剧《大疫之春》参加了由国家话剧院举办的全国抗疫题材线上展演活动,在学习强国平台获得了点播量第一,共计43万点播量,点赞达2万多人次;扶贫题材话剧《108个赞》获准参加全国脱贫攻坚舞台艺术展演活动;历史题材话剧《福兮祸兮》讲述了海昏侯刘贺的传奇故事,一经推出,观众反响热烈……

一切荣光,都源自汗水与付出。

人才,真切地昭示了一个院团的业务竞争力,承载着院团的现在与未来。省话剧团的“成功破圈”,离不开每一位团员的聚沙成塔。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在长期的摸索中,省话剧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才孵化体系。

对于刚入团的新人,因“学校教育与舞台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院团节奏快、排戏多,一些新人会不适应、感到压力大”,所以,新团员进来,团里一般会先安排他们在儿童剧和文化下乡活动中摔打、锻炼,儿童剧轻松活泼释放天性,文化下乡开拓视野、涵养良好作风,非常适合做“舞台第一课”。待不断磨砺,能较好驾驭角色,这些新人便开始参演一些小型剧目和小剧场话剧,之后参演更考验功力的年度大戏。

奋斗、拼搏,是青春的勋章,但舞台上不能只有梦想,也要有面包。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落脚筑窝,在舞台上发光发热,还需要传承和激励。

除了请来傅勇凡、李伯男等名家执导新剧,以此带来先进的创排理念,提升团员业务能力。省话剧团每年都会举办业务技能考核,今年的考核已在9月底开展。大家在井冈山连演了20多场《支部建在连上》,一回到南昌,就分成3组,熟悉剧本紧张编排,用作品直接PK,一众专家担任评委,现场打分。此次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年轻演员,给予奖励。演出结束后,演员和专家评委还面对面交流,分享业务知识。

得益于良好的人才通道,大量青年脱颖而出,成为团里挑大梁的骨干精兵:雷欣演而优则导,执导了《108个赞》《阵亡士兵拒葬记》《窗床闯创》等,其执导的首部舞台大剧《阳明三夜》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熊伟在演员和编剧之间自由穿梭,编剧了《零下十三度》《大疫之春》《南昌老街万寿宫》等;26岁的童霖担任了大型话剧《福兮祸兮》的主演,如今在年度考核中又开始学做导演……

“去年,全团平均年龄还有30来岁,今年只有25岁了。前不久招进来十几棵好苗子,其中还有几个00后。”从《可爱的中国》中的傅龙芝到《遥远的乡土》中的余墨林,再到《支部建在连上》中将毛泽东两万多字的台词熟稔于心……入团20多年来,省话剧团的舞台,记录了熊磊的奋斗和成长。

常有观众对熊磊说他扮演毛泽东越来越像了,而他总是回复“不是演得像了,是不停地学习,对人物理解得更深了”。爱学习、肯吃苦、敢拼搏,一群群后生在子固路的那个小院拔节生长,一支涵盖老中青三代,有主力、有后劲的江西本土话剧力量正在崛起。

开拓着,一种舶来艺术的未来可能

话说大千,剧演人生。话剧在红土地生根发芽、郁郁葱葱,需要丰沃的土壤。

话剧是一种舶来的艺术,但又是一种平民的艺术,打破了地方剧种的方言局限,自带流通属性,可以吸纳最广大的受众。从青年学生到老年人,从城市到农村,省话剧团将服务版图,越画越大——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品位的观众,省话剧团在推出大戏之余,还原创了众多的小剧场话剧和儿童剧。小剧场话剧短小精湛,儿童剧天真活泼,他们给每个剧目都精心安排了合适的档期,4月~5月是小剧场演出季,7月~8月是儿童剧演出季。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7月,原创儿童剧《丑小鸭日记》首演,观众是来自南昌国际SOS儿童村的孩子们。他们中的许多人第一次走进剧场,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话剧的“魔力”。因儿童剧创作成果丰硕,省话剧团还被评为全国儿童工作先进集体。

在上世纪的那段烽火岁月中,中国话剧从校园走来,走向社会,走进人民。春华秋实时有情,如今,省话剧团把服务的触角伸向了高校,回馈、激活校园话剧。2015年,江西省高校话剧联盟成立,省话剧团选调业务骨干给大学生们送去专业指导。2017年,省话剧团和相关高校联合承办了江西省首届驻昌高校戏剧社团话剧展演,来自20多所高校戏剧社团的学子,在舞台上追逐话剧梦想。回想中国话剧初创时期,北大、清华、南开等学府涌现了一批戏剧社团,话剧不仅成为学校打造人文高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还走出校门影响了一批批国人。如今,历史以另一种姿态复现。这次活动,集合了各大高校的话剧爱好者,成为培养青年话剧观众、发现戏剧从业人员、孵化高校原创作品的重要平台。

除了在“家”广迎四方宾客,省话剧团还主动出击,探索与地方合作,举办戏剧节。2015年,首届“全国精品话剧展演季”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举办,被观众们称为“红谷戏剧节”,如今已举办6届。浙江省话剧团、开心麻花、孟京辉工作室等,共带来48台76场优秀话剧。这些剧作,是中国话剧协会从全国几十家话剧院团推选的剧目中精心遴选出来的,不仅有大院团大制作,也有小剧场先锋作品。《一心向党》《守岛英雄》《白鹭归来》等主旋律话剧,《蒋公的面子》《驴得水》等市场“爆款”,《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实验之作,纷纷在英雄城开演,累计吸引了约6万人次观看演出。与好戏一同登台的,还有戏剧高峰论坛、免费戏剧讲座、话剧进社区等一系列惠民公益活动。“话剧让城市的文化更加立体,而是否有更多观众将话剧作为精神消费,也成为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指标。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南昌在继北京、上海之后成为‘中国话剧第三城’”。一如研讨会上知名导演李伯男寄语,如今的“红谷戏剧节”成了南昌文化标签和全国话剧界的知名品牌,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团和观众。

人民的文艺,方是长青的文艺。历年来,省话剧团非常重视文化下乡、文化惠民等活动。精心组织安排了一台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深入全省各地。其中,疫情发生前,每年下乡演出150场。话剧门槛不高,舞台就设在田间地头,而最朴素的演绎往往能带来最感动人心的力量。党的方针政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因戏剧而乘风化人、润物无声。

…………

“未来,我们将继续讲好江西故事,服务人民群众。除了《支部建在连上》,我们还想做出几部优秀的红色剧目在井冈山演;充分利用团里的3个剧场,借鉴时下流行的脱口秀等,开掘体验式话剧的市场潜力;进一步招纳优秀新人,可以分成几个组齐头并进,创作更多佳作……”熊磊告诉记者。

是然,话剧芬芳,氤氲一座城,滋养一方人。红土地上,话剧的更多可能性正在被激发。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复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